
母亲的灶台
常常想起儿时的这幅画面,大清早,窗外还是漆黑的,我还没有完全睡足,矇眬中,听到一阵“噶嗒噶嗒”的声音,节奏虽不快,但很鲜明,发出声音的是家里那只愚笨的风匣,它有些年头了,表面上已经看不出木头的本色,通身黑黝黝的,听爹讲,自他记事起,就有了这只风匣,风匣的横梁经过长期的摩擦,已经磨成了半月形。母亲坐在灶前,左手拉着风匣,右手添着柴草,为全家人准备早饭,火光打红了她的脸颊。

走在春风拂面的三月里 ——致三月开学的孩子们
三月是开启读书的日子。三月一日开学了,我们读书吧。书为至宝须常读。美文常读且常新。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雅的人对话。人生识字读书时。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已成为非常难得且十分奢侈的一件事。立志识遍天下字,用心读尽人间书。与有肝胆人共事,从无字句处读书。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一句空。无论从那一方面理解,读书到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,且绝不会厌多。

洋县八龙的神奇来历
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,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:蛇身、蜥腿、鹰爪、蛇尾、鹿角、鱼鳞、口角有须、额下有珠。神龙在天,更是见首不见尾,兴云播雨,甚是灵异。据说龙有四种:有鳞者称蛟龙,有翼者称应龙,有角者称虬龙,无角者称螭龙。春风时登天,秋风时潜渊。又能兴云致雨,后成为皇权象征。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,普遍尊尚“龙”,中国人也常自称“龙的传人”。

忽然暮春
雨一直落,倒真应了谷雨的节气。
雨中的绿存在于自然,却浑然不知自己的美。以前从不觉得自己有多喜欢绿,但这几年的文字写下来,发觉自己在电脑上敲绿字的时候是真多的。
李子。桃子。柿子。枇杷……它们青青的果,青青的绿,可以把人都映得染了绿。我似乎今天才发觉这个世界有如此多美妙天成的绿。绿安安静静,绿层次丰富,绿蕴含着春与夏的美,让人在心里充满憧憬的快乐。
我看着那青果,我走近了闻那绿的气息。
我是欢喜的。

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大树
“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,到哪里都是流浪。”任生活倦累,岁月无情,我们也总能有心灵的港湾温暖自己,继续前行。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,是摔倒了马上爬起来的勇敢,是哭泣了瞬间微笑的自信,是累到无力又满血复活的坚强……

婆婆的摊馍
紧张而烦心的一周结束了,终于捱到周末回娘家可以放松地睡个自然醒啦!十点过后,早已做好早饭的妈妈来到床前轻轻喊我起床吃饭。我带着满足和歉意迅速起来漱洗完毕。小方桌上摆放的菜豆腐稀饭、面皮和油饼馍,全是我的最爱。妈妈的爱心早饭顿时将积压一周的所有不愉快都化为乌有。手撵一块油饼馍一口咬下,核桃和纯菜籽油的香味顿然溢满唇齿,细细咀嚼,仿佛又吃道了那个非常熟悉的味道一一婆婆(老公的妈)为我做过的摊馍。